文化名人纪念方式引发争议,地坛安放骨灰塑像是否妥当?

  • A+
所属分类:公司新闻
摘要

文化名人确实更值得我们纪念,但不必特地以塑像和安放骨灰的形式来进行尤其是在地坛这一重要而特殊的地点。而且,如果这样的提议获准通过,势必会引来一大批人关于要在公共空间建放名人雕像的要求,而所谓“名人”的确立标准又本来就不明确:为什么地坛能安放一位作家的骨灰,故宫就不能塑几位文物学者的雕像呢?

网站关键词:石牌楼、石牌坊、石牌楼厂家、石牌楼多少钱、石牌楼图片大全。我们长城石雕的是敬业的石牌楼厂家、主要设计制作农村石牌楼、石牌坊效果图、村门石牌坊价格、图片大全、结构、历代著名石牌楼雕刻样式。

数学家华罗庚头像

俗话说,“国之大事,莫过于祭祀与战争”。中国自古就有祭祀的传统,其中祭祀天地日月南北四方最为重要。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与皇权紧密相连,逐渐成为帝制时代的重要行为、制度和传统。北京地坛寺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时期祭祀“地皇”的场所,现已成为接待万千游客的著名公园。

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传播吗_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活动吗_

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传播吗__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活动吗

诗人屈原大理石头像

_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活动吗_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传播吗

在这样的地方安放一位当代作家的骨灰、为其立像,显然不妥。这不仅关系到史铁生家属和读者的意见,还关系到文物保护、园林规划、文学创作与文化批评、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而且,这样的建议如果被批准,势必会引来大批民众要求在公共场所立名人像,而所谓“名人”的立像标准本身就不明确:为什么地坛公园可以安放一位作家的骨灰,而故宫却不能立几位文物学者的雕像?

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传播吗__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活动吗

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活动吗__名人纪念塑像能靠文化传播吗

鲁迅大理石雕像

我们不需要这样简单的纪念方式来表达对文化的尊重。作家是通过作品说话的,没有作品就不是作家。真正理解一个作家的读者,只会在他的作品中寻找他、理解他、纪念他,没必要去观摩、崇拜一个新创造出来的偶像。那些呼吁地坛“接纳”史铁生的读者,显然没有深刻理解史铁生的这句话。在《我与地坛》的结尾,史铁生写道:“宇宙以无尽的欲望,把一曲一舞炼成永恒,这种欲望有着什么样的人性名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正是文本中的苍凉、虚无感,让史铁生和地坛相爱了。就连史铁生自己,大概也不会在意自己死后是否会葬在这里。

据媒体报道,史铁生的家人对于他的骨灰能否安葬在地坛似乎有着矛盾的心情。史铁生遗孀陈希米说,她对丈夫的安葬没有过多询问,曾想过把他安葬在北京西北部有山有水有树的地方,但考虑到地方太偏僻,就没有继续下去。在最近出版的《让死者活下去》一书中,陈希米说:“一个想法又浮现在她的脑海里:我要把你的骨灰安葬在地坛。没有纪念碑,没有墓志铭,没有踪迹,也没有人想知道……没有,我们说好不要墓地的。你说只要我一想你,不管你在哪里,那就是你的墓地。你在那里,到处都是,我们想念你的地方。”逝者已去,家人的心情如此,很能理解。

在崇尚简葬的现代文明社会,我们当然主张纪念逝者不必拘泥于形式,特别是文化名人。佛教领袖、学者赵朴初先生在九十岁高龄时写下遗嘱,后附有一句诗句:“生我乐意,死我无悔。花落花开又开,水流不息。我有何等?谁能安息?明月清风,不必寻觅。”这种超越生死、聚散、得失、荣辱的人生观,更值得我们理解和纪念。学者、文化人应该有这样的理解。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