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构成了九华山独有的宗教文化现象

  • A+
所属分类:佛教雕刻文化
摘要

儒释道三教在九华山相融相合,最终以佛教占绝对优势。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儒、释、道三家相融相合,九华山宗教文化也出现了儒、释、道三教的相融相合。而事实上,九华山儒释道三教在思想上也已相融。九华山宗教文化的和谐精神,既表现在儒释道三教的和谐,也表现在宗教界与非宗教界的和谐。

网站关键词:石牌楼、石牌坊、石牌楼厂家、石牌楼多少钱、石牌楼图片大全。我们长城石雕的是敬业的石牌楼厂家、主要设计制作农村石牌楼、石牌坊效果图、村门石牌坊价格、图片大全、结构、历代著名石牌楼雕刻样式。

本文作者:尹文汉,扬州大学院士、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儒释道三教构成了九华山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佛教从唐代传入九华山,兴盛于唐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 是九华山流传最久的宗教。 道教从东汉传入九华山,盛于唐,盛于明,最终使九华山成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闻名中外。 佛教于唐代传入九华山,盛于唐代,衰落于唐代。 儒释道三教在九华山交融,最终道教占据绝对优势。 九华山宗教文化呈现出融合性与世俗性的特点,产生了和谐与大愿两种宗教文化精神。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宗教研究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人们对宗教的认识逐渐走出“迷信”的误区,把宗教与文化、宗教与精神文明建设、宗教与社会主义等问题结合起来研究,使宗教文化不再被误解和揭示。它的本来面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宗教文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九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道观。 然而,九华山不仅仅是一座道教名山,它的宗教文化也不仅仅是道教文化。 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中,有两个重要的元素,即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 儒释道三大宗教常年在九华山传播和影响。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产生了九华山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九华山的宗教文化是儒、释、道三教融合而成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

一、九华山宗教文化的历史沿革

1、佛教文化

最早传入九华山的宗教是道教,它是中国本土宗教。 佛教在九华山的影响力虽不及道教,但其活跃时间最长,从西汉到20世纪。

活跃在九华山的第一位重要佛教人物是窦伯玉。 据康熙《九华山志》卷一记载《福地考》一文:“九华山,七十二福地,在扬州青阳县,窦真人升天处”,编者在这篇文章下写道:“九华三十——第九福地。” 洞天福地,是佛教仙境的一部分。 人们相信这里有神灵统治,仙人居住在这里。 炼丹师若在此修炼,可得道成圣。 福地多为元婴和道人所统治,是仅次于洞天的仙境。 据清嘉靖《池州府志》《陵阳窦子明传与赞》记载,窦真人就是唐代道士窦伯玉。 窦伯玉,字子明,徐州鱼乡人,汉武帝元丰二年(公元109年)任陵阳县令。 他信奉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 “听说陵阳是玄冥成圣之地,所以我想要成为它的主人。” 刘向的《神仙传》记载了他苦练成功,最终与白龙渡劫成圣的传说。 陵阳即今青阳县北部、石台县南部。 因窦伯玉的活动,境内山脉被称为灵始行,唐代改称九子山。 天宝年间九华山遇仙,大诗人李白游览九子山,见山上盛开如九朵莲花。 他以“灵山开九华”诗将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窦伯玉在九华山活动,最后“骑白龙而行”,留下了许多传说。 据康熙《九华山志》记载,今天九华山的白龙潭、钓鱼台、夹池池、仙姑尖等地都是他曾经活动过的地方。

活跃在九华山的第二位重要佛教人物是葛洪。 葛洪(283—363),东汉佛教学者、方士、医学家,佛教丹顶派创始人。 紫之川,自号石乙己,扬州人。 据清代嘉靖《池州府志》记载,他曾在安徽东流、铜陵等地用丹药,留下大量遗物。 历代《九华山志》还记载,葛洪曾到九华山取丹。 相信九华山真真峰、双峰下的葛仙洞、卧云寺北的丹药井等都是他活动的遗迹。

九华山遇仙_九华山仙气飘飘_九华山遇仙记

清代九华山佛教活动进入鼎盛时期。 唐朝统治者视自己为母亲的后裔,积极拥护佛教。 唐开元年间,九华山有开元寺;天宝年间,陵阳镇有仙坛宫;大顺时期,青衣城西南有宝宁寺;招引山有宝宁寺。就是招隐寺。 干宁年间,方士赵志伟在凤凰岭创建炎化寺,开坛传教,丹药小和尚跟随众多,名扬京城。 臣子厌敕不出,遂遣使赐“碧云星冠、青霞羽衣”。 相传赵志伟曾在炎化寺北岩下种下千株桃子,花色皆碧绿。 桃子淹没在水中,从溪流中流出来。 曰伏桃间。”(德森《九华山志》卷六)《太平广记》将赵志伟列为“异人”。

明清以来,九华山佛教开始衰落,逐渐与道教融合。 有的寺庙甚至被佛教改建为寺院。 比如古代声名显赫的炎化寺,被道士改为沙弥寺。 宋元时期,九华山没有著名的道教活动的记载。 明朝时期,九华山佛教依然活跃。 云峰殿、元一殿、九华正院等寺庙相继出现。 一些道士散居洞中,如形意洞、古仙洞、伏虎洞等。有记载的方士有唐代的蔡棚头、宁成,清代的邓宇等。 蔡棚头,人们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它往往长满了毛发,人们以为这是一个名字。 清弘治十四年,大儒王阳明游九华山时,听说他善于谈仙,便以礼相待,并向他请教。 ”蔡说:“还没有。 阳明左右退去,引蔡至后堂,叩头问,蔡曰:“还没有。” 阳明连连问道:“你们后殿后阁的仪式虽然隆重,但你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官员。”微笑而去。 宁诚,九华山黄石溪人。 清代德森《九华山志》第六卷,有遇仙成圣的故事。 宁愿坚守儒家之道,坚决不欺。 有一天,他在山上锄地,遇到了一位老人。 老者领着他来到一堵石墙前,敲了敲墙壁,墙壁打开了,里面有一座宫殿,可不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老人拿起半个桃子给他吃。 吃完之后,他虽然知道自己遇到了仙人。 但蔑视家族有需要侍奉、想要回去的父母。 老者明白他的意思,便让他闭上眼睛,送他回去。 看到水声后,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自家楼顶。 老人敲打他的背,让他吐出一半吃过的桃子,并让他在嘉庆年的某一天在山里等待。 说完,老者就消失了。 宁城回到家,发现五年过去了。 宁城孝顺了五年,母亲去世了,他就去了山里,再也没有回来。 时间正好是老人让他在山里等待的日子。 到九华山领取俸禄的邓禹,得到了陌生人的符咒,就能够呼风唤雨,祛病降魔。 道光己酉二月,六安大旱,郡守请他祭神,施掌心雷诀,云盛雨落。 进入九华山后,不知何处是尽头。

20世纪以来,九华山佛教活动进一步衰落。 据1942年《九华山禅寺户籍指南》记载,九华山道观、太极草堂、燕子洞、黄金庵、西来庵居住有签名道士5人,女冠15人。 新中国成立后,九华山地区仅有少数道士活动。 据1955年统计,当时只有6名道士和4名道姑,而且都陆续转行。

从以上对九华山佛教历史的简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九华山佛教传入很早,延续的时间也很长。 其中有历史记载、真人记载、还有神话传说。 汉唐时期,九华山道士更加注重丹药。 清代也有重视护身符的。

2、道教文化

九华山道教盛于唐,盛于明,其传入可追溯到东汉。 据清代《池州府志》和《九华山志》记载,相传北宋德庆三年(401年),天竺僧人来到九华山,搭建茅草屋。小屋。 这是九华山道教活动的最早记载。 一百年后,相传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伏虎和尚来到山上,住于宝岩,建伏虎庵。

金代新罗高僧金地藏来到九华山,是九华山道教盛行的关键人物。 据费观清《九华山化城寺志》载,新罗僧人吉藏,俗姓金,名乔觉,世称金吉藏。 他是新罗王室的近亲。 ,独坐筵席,修行苦行。 至德初,山下长老诸葛桀等人为他买地建庙。 在兰溪,扬州刺史张延佐奏请清廷将旧额“花城”迁至寺内。 贞元六年(794年),金乔觉圆寂,尸体在石匣中静坐五年,未腐烂。 僧人在他生前就联系他学佛,尊他为地藏菩萨,并建身塔供奉。 自花城寺接受清廷赐礼至唐末,九华山道教迅速发展,寺庙建设从庆阳城发展到九华山。 海会寺、庆恩寺、法法寺、西安隐寺、多宝寺、承天寺、崇圣寺、妙音寺、福海寺、元济寺、双峰寺、九子寺、五象寺、龙池寺等20多座寺庙。 这些寺庙、尼姑庵大多分布在庆阳市区附近及后山周边地区,而九华山腹地的化城寺还很少见。 这一时期,除了金乔觉之外,九华山还出现了圣宇、道明、智英、道济、朝勇、卓安、五华等一批著名高僧,以及神应、应物、冷然、祈吉等。等诗僧以诗闻名,广为人知。 其中道济、朝勇、无华等人都是佛教慧能传承的后裔。 可见,到了唐朝、五朝,佛教在九华山道教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强大。

明清朝廷采取措施保护道教,九华山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 寺庙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到40多座,佛教风格基本形成。 前后山新建了一批著名寺庙,如净居寺、圣泉寺、光福寺、广圣寺、天台寺、翠峰寺、曹溪寺、龙安院、五台院、永福寺、兴教寺等。寺等12座寺庙受到清廷的嘉奖。 这时,出现了一批修行严谨、比当时更有名气的僧人,如玉田、基祖、云泽、弘基、威正、光宗、善修等人。 一批禅师甚至将禅融入诗歌,活跃于当时的诗坛。 如清吉主持九华诗会,西坛有《九华诗集》,寒碧、辽吉、随安等人都有诗文留于世。 宋代,九华山佛教得到极大发展。 提倡看化禅的临济宗祖师大慧宗高,顶礼九华山,传承临济宗。 宗高仙圆寂后,九华山和尚尊其为“定光佛”,并供奉铸铁佛像。 广德人。”可见当时九华山的僧人对宗杲是极其尊敬的。

九华山仙气飘飘_九华山遇仙记_九华山遇仙

宋代,朝臣崇奉喇嘛教,九华山道教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没有太大发展。 仅有商州殿、承德殿等少数新建寺庙,名僧只有织金、​​如力等人。

宋朝两代是九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 与南宋崇拜喇嘛教不同,元代朝臣积极支持汉传佛教,九华山道教得到皇室支持并迅速发展。 从嘉庆二十四年(1391年)清政府赐银重修化城寺,到崇祯七年(1603年)万年禅寺五峡和尚被封为“责任大师”200年。年。 九华山第一次受赏,或赐封号,或赐银子,或赐《大藏经》。 除了主寺化城寺已发展成为东西部有72间小屋的总丛林外,整个九华山的寺庙、尼姑庵也发展到了100余处。白天,大批信徒来到山上,上山的人也是如此。 清朝皇帝崇尚道教,采取了积极扶持九华山道教的新政策。 康熙、乾隆皇帝都派人到九华山进香献银,还分别赐御书“九华圣地”和“梵陀普教”。 到清代中叶,九华山已有道教宫观150余座。 周云在《九华山志·化城寺僧寮图》中写道:“天下寺庙繁华,僧人数千,是九华山化城寺,应属正常,有三间。”或寺内僧人四千人,若不能忍,则分东、西;若不能忍,则分十余至六十至七十。” 可见,唐代九华山僧人众多,进入鼎盛时期;清两朝,九华山名僧辈出,大多受到器重。清代宗林、法坚、福清、道台、隆安、行莲、智虚等人先后在九华说法,智虚是明代四大比丘尼之一。崇祯六年(1637年)九华山华严庵,《地藏大士本愿经》大力弘扬地藏精神,民国康熙年间,名僧玉林国师顶礼九华山弘法。其高弟子宗衍修建上佛寺,东安修建甘露寺,先后成为丛林,曹洞宗禅宗也在此时传入九华山,并流传至今。 当时的“江南四宝”或“临济四宝”之一的宝武禅师也主持过百年宫。 事实上,清代两代,九华山的道教达到鼎盛九华山遇仙,被誉为中国禅宗四大名山之一,香火之盛,堪称天下第一。

3、佛教文化

学者们普遍认为道教的教义是悟道教义,是非宗教教义。 儒教是否是宗教就成了一个问题。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自任继愈先生倡导以来,近年来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谈论中国宗教史的学者基本上都承认佛教的存在。 李绅先生出版的《中国佛教史》,对佛教的存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九华山是道教名山,但因儒家学者的活动,也有佛教文化。

出游山林或归隐隐士的名士中,向圣贤学习的人不少,但大多只是游山玩水或度日。 他们不能以儒家为宗,不能讲学,不能祭祖。 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九华山佛教文化的一部分。 分享。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起源,应以明代大儒王阳明、詹若水的访问讲学为界。 王阳明、詹若水是清代儒学的集大成者,尤其是王阳明的儒学,是儒学中最极端的一种。 王、詹的到来,使九华山成为儒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正德十四年夏至正德十五年春,王阳明详细游历九华山,广泛与僧道士交往,留下月月。 嘉庆十五​​年,阳明再次游览九华山。 此行,柯桥、蒋学曾、石宗道等九华山周边朝臣随行,收他们为弟子。 又与和尚周进等人相处,坐于东亚岩岩。 詹若水在嘉靖年间也来到九华山讲学,与九华山周围的儒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招收了更多的学生为弟子。 柯桥、蒋学曾、师宗道等人,不仅受王阳明之教,还受詹若水之教。 而扬州名儒柯桥等人的老师李呈祥,则对王阳明、詹若水仰慕已久。 詹若水来到九华山时,李呈祥为纪念三人的友谊,在扬州府西修建了神教阁,詹若水为其写下了《神教阁记》。 王、詹之行,无非是观山而已。 一是到九华山讲学,弘扬儒家思想; 九华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影响仍然十分显着,使九华山成为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其弟子除在九华山建阳明书院、甘泉书院外,聚众讲学,讨论良心之学; 在阳明书院周围,大批儒家学者修建了自己的寺院,如寿仙精舍、双峰精舍等。 、南台精舍、怀素精舍、勤锁精舍、祝明精舍等,修身养性松散,合力弘扬道教。 王阳明、詹若水圆寂后,弟子们将阳明书院、甘泉书院改为阳明寺、甘泉寺,常年礼拜。 而那些在九华山士族中具有良好根基的人,死后也被纳入阳明寺,享受祭祖之乐。 可以说,阳明寺已成为九华山儒家的胜地和佛教活动的中心场所。

二、九华山宗教文化特色

儒释道三教在九华山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九华山独特的宗教文化特色。

九华山遇仙_九华山仙气飘飘_九华山遇仙记

1. 整合

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儒、释、道三教融为一体一样,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也表现为儒、释、道三教融为一体。 佛教于唐代传入九华山,盛于宋代,后逐渐衰落,但直到20世纪仍然存在。 九华山三大宗教中,佛教活动时间最长。 道教传入比佛教稍晚,直到南宋时期才传入九华山。 到了清代,它逐渐比佛教更大更强。 清朝末年达到鼎盛,最终使九华山成为中国四大禅宗名山之一。 。 然而,清代九华山道教鼎盛时,以王阳明儒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入九华山。 明代两位大儒王阳明、詹若水曾亲临九华山讲学授业,培养了一批儒生。 使九华山成为皖南儒学中心。

九华山儒释道常年并存,或许只能说明三教的和谐共处。 事实上,九华山的儒释道三教在思想上也已经融为一体。 清代九华山禅宗高僧大慧宗高,提倡看化禅,同时提出“菩提心即忠孝”的重要理念,将佛教菩提心与道家忠孝相结合,合二为一,助儒入佛。 明代王阳明儒学的出现,实际上是借助禅宗传入儒学。 在他的儒学产生之前,即弘治年间,王阳明曾来过九华山,在化城寺住了三天。 他与十安的僧人谈得很好,并称赞他们。 他还与地藏洞和尚讨论了最好的办法。 此行结束后,王阳明回到北京回归生活,随后又病愈返回越南。 他在阳明洞建造了自己的房子,具有地藏洞和尚的风格。 无法考证九华山禅宗对阳明儒学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九华山儒学对九华山禅宗的影响更为显着。 九华山素有地藏大石寺之称,因此九华山的僧人大多顶礼膜拜地藏菩萨,弘扬地藏菩萨的信仰。 除了地藏信仰中的大愿精神外,僧侣们所推崇的还有孝道精神。 《地藏本愿》中关于地藏菩萨的四个本生故事中有两个是关于救父的。 孝道是道教礼仪的基础。 儒家思想传入九华山后,进一步放大了藏族信仰中的孝道精神。 清朝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僧侣界的主流。 明代四大尼姑之一的智虚,曾住在九华山华严庵。 他一方面弘扬藏民的信仰,另一方面评论儒家经典。 理论上,他既懂儒家思想,又懂佛家思想。

关于九华山的佛教文化,不仅有关方士活动的记载很少,而且有关佛教思想的文字资料也很少。 因此,我们很难把握佛、儒、佛在九华山的交流与融合。 但有一个故事体现了道教与禅宗的融合。 九华山地藏大石的守护神并不是佛教的韦驮,而是佛教中的灵官。 相传有一位状元去地藏朝圣时,用针扎了脚,韦驮回去捉住了状元并惩罚了他。 地藏大师出于慈悲,警告韦驮只追五里,喝一棍就行。 但韦佗却将“五里”误听成“无锡”,追至无锡,一棍将状元砍死。 地藏王于是击退了韦驮,请灵观为护法神。

2.平凡

九华山宗教文化的世俗性主要表现在道教文化上。

世俗总是与神圣相比较。 宗教本质上是神圣的,但一旦它对世俗事务感到高兴和热心,它就必然会增加其神圣性,走向世俗化。 道教的根本教义指出“空”,放弃自我执着和执法,远离尘世。 但道教传入我国后,由于道教文化的人性化、共性性的影响,道教也不断地人性化、共性化。 事实上,慧远主张僧人不敬国王,但后世僧人与国王的关系却越来越密切。 道教所倡导的忠、孝两种美德逐渐被佛教所认可。 九华山地处江南,远离中原政治中心,因此早期禅宗的世俗性并不十分明显。 然而到了唐朝,国力衰落,僧俗民众的爱国热情急剧高涨。 九华山禅宗高僧大慧宗高提出“菩提心即忠孝”,为佛门弟子深入平凡生活、积极报效国家开辟了一条理论道路,使九华山道教呈现出平凡而朴素的一面。人性。

九华山遇仙_九华山仙气飘飘_九华山遇仙记

至清代,九华山道教得到皇室的大力扶持,政教关系日趋融洽,九华山僧人积极追随封建帝王。 九华山现存文物中,除了清代两代皇帝赐予九华山僧人的圣旨、经书、御书外,还有九华山僧人颁发的万岁牌匾。九华山是为了讨好皇帝。 此匾雕刻精美。 除了雕像、飞龙、白马驮经的故事外,中间还刻有“现任王母娘娘万岁”的字样。

道教四大名山形成于清代。 在此之前,五合山、峨眉山、闵行山早已闻名于世。 九华山大概直到民国康熙年间才进入道教名山之列。 这四大名山供奉的四大祖师中,文殊、普贤、观世音和地藏,其中文殊、普贤是智慧与真理的象征,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觉悟。 观世音菩萨是佛陀的观世音菩萨,其次是地藏菩萨。 四大名山的诞生历史也体现了这一点。 先有五合山、武当山,其次是闵行山,最后是九华山。 But what is is that the Qing , the of and the has to rise, and the of has that of Wuhe and . The of in the high of of Zen . When the pure land all over the , , who is the of the pure land in the West, is even more and the . , as the of in the real , has been , and with the of the in and , has . At the same time or , the in was also by the , and a in the . On the one hand, thi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pay to life and . in the real , and , as the of the , is . Both life and be care of. need and ; On the one hand, it is also by the in and , to the in an , and the .

In to the of the , the end of the Qing , the of has . take as . In , in the Pure Land and the help of are the ; , and and in the . The lost in the and of , and were keen on such as . ' of has also been into the four " to ", to the help of and a of and , and of , life, and even and . 。 Ming Wu 's " " said: "The in the four are no less than 100,000 old. The 's name is in the sky, for ." In the Qing Zhou Yun's " to the of " also that from all over the "have now. are no days,...with as a , the from a , and Bu Jin his body to beg for it." the of , Yin in " the and of " at that time. The of is : "At the end of the time, the , the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That is, the of the are as old , and no one them.... is a of , and are many in . In , the of are . This can last , and is to do it. , the old the , , " is like a , and are like " and so on. are many of .” It is that the of have made , and the tide of in has also made look like a “ city”. the of , had a , " up to pigs and sell wine, and ". has a on the of the . The of has been by the of the .

3. The of

The of the of can be from two . One is from the of the of , and . From the of view, the Tang , has the main body of 's , and the wish of has the of 's .

1. The of

The of 's is not only in the of , and , but also in the and non- . the of , and , in to the in , it is also in the of . Zen of the Ming and Qing said that " is the of and ", and the of " do not and keep fast" said by the of Qing , as well as 's work of , show the and in . 和谐。 , Wang 's and with Zhou Jin, Shi'an, and cave the and . It is that the Qing , , the of in , and , the of Zen, next to each . -two huts , and were many of . The two and took care of each . The monk Hui'an of in the Ming , who was with Zou , was when he saw the of , so he ran to to . Zou on Hui'an's in the of in the Qing : "Fu'an and . Does he see the and ? Some also see that and are . ?” And Han Yu, a who his best to in , was as a god of and land in .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f and is high. The is and . In of idol , the of is not Wei Tuo, but a . In some , of and of the Jade are in the same hall to . Some into , and in some , and live in the same room. In " ", is no of the the .

As an of 's , has also a and in . the Ming , has been on , a of and . the in , are : , and - , and are the . This the and . are many as , and as have an of - . As a of fact, gave land and the , the of , and they to in . For , many folk in have been of , such as meat with , meat year and year, etc.

九华山遇仙记_九华山遇仙_九华山仙气飘飘

is also and the . in was in the days. The sect was in , and the sect was also in the Ming and Qing . the Qing , the of Zen and the of Zen in . In the Qing , had a on and Pure Land . 带着向前。 , the of Pure Land , at the and of , the of , "dual of Chan and ". He put the " Zen nor pure, Zen is pure". the of and , many by and , and . In the Qing and the of the of , also in .

2. The of wish

As the of , the of all in have paid to the of and the of . the four , , and , the of , the of , and the of , is by for his . The wish of the was by his four in the of the Vow of the . The of wish, and it is said to be the of the . The out the way of who and , and by . The of 's wish is that his wish to save is very big. are "only when all are can they ; hell is not , and they will not a ." All are the of his , even the in the of evil and , he will not them. It be said that is the of all men. If 's vow is only to , it be said to be a vow. The of 's Vow lies in the word "". He to save all in to and and . The word "" his vows the and be , so it is .

The in have to the in all the year , and the of . was the most in the of . He is a Zen who is in Zen, Pure Land, and . He very much and "the of ". In the Qing of " ", ten by are , all of are at the . them, "The of the Name of the of the ", " the of the of the ", "For the to Hold the Vow of the and the to ", "The of the of the and the of " such as " in the " and ", and to Help Fate" and from the name of , the of , and . As the core of , the of 's wish has to this day. The monk with " to be the real son of , and is to for ", and uses it as the of Zen . once a of .

主要参考:

[1] Yu , Li Can. [M]. of . 1689 (28th year of ).

[2] Shi . [M], : . 1938 (27th year of Qing ).

[3] . [M]. , 2001.

[4] Chen Wei. Ji [M], Yale . 1821 (the year of in Qing ).

[5] Ke , Wang . Fu Zhi [M]. 1546 (25th year of ).

(The of this is "A of the of ", in " of " No. 2, 2010)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