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藏传佛教壁画中著名的白恰尔战神

  • A+
所属分类:佛教雕刻文化
摘要

无论是作为日常生活中骑马放牧的藏北牧民,还是作为甘肃、青海、四川、云南长途跋涉赴拉萨色拉寺朝拜马头观音的藏族信众来说,古老的动物崇拜与神性叙事、佛教的理性信仰,以至于世俗与神圣、物质与精神等都和谐完美地统一于一体。然而,从藏传佛教信仰的层面看,自佛教传入吐蕃的那一时刻起,仿佛就注定了藏族人与马有着深厚的历史因缘,而这一深厚的法脉便是藏传佛教信仰中的“马头观音”。

网站关键词:石牌楼、石牌坊、石牌楼厂家、石牌楼多少钱、石牌楼图片大全。我们长城石雕的是敬业的石牌楼厂家、主要设计制作农村石牌楼、石牌坊效果图、村门石牌坊价格、图片大全、结构、历代著名石牌楼雕刻样式。

藏传佛教壁画中著名的白察尔战神。

走进青藏高原,细心的旅行者可能会发现,哈萨克人喜欢在高山之巅或房屋门前装饰色彩缤纷、引人注目的线条,无论是雪山口、草原河流、佛教寺庙还是乡村。 三色经幡——风马旗,在高原明媚的阳光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在秋冬四个季节随风颤抖、飘扬。

这是雪域高原上最生动、最美丽的风景,无声地传递着藏族人民对宇宙、天地、万物神灵、“马”的赞美和崇拜。

走遍雪域、三河源头、藏北草原,你会看到广阔的草原上留下了许多关于马的古老颂歌。 如今英雄远去,史诗却绵绵不绝,代代相传。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中不朽的“马赞”唱道:

那匹神马,火龙驹,美丽如彩虹,

跑得快如流星,那是马头明王的尸体。

她美丽而昂贵的头骨正在歌颂三宝和尚。

那张厚实健康的脸是纯洁善良心灵的象征。

短而粗的鬃毛和尾巴是神无限改造的证明。

洞察一切事物的标志就是她智慧的眼睛。

凭借这明亮的眼睛,人们可以清楚地认识轮回和涅槃。

马龙马之身,想用心去想,

他们彼此密不可分。

西藏唐卡艺术_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_西藏佛教艺术

在这里,与其说是对一匹世俗的马的致敬,不如说是对一个学佛之人的致敬。

确实,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来说,马有着特殊的喜爱和历史情怀。 无论是作为日常生活中骑着马的藏北牧民,还是作为一名苗族信徒,长途跋涉穿越四川、青海、四川、云南,前往西藏色拉寺参拜马头马。观音、古鸟崇拜与神性叙事、佛教理性信仰,使世俗与神圣、物质与精神等和谐完美统一。

马背上的民族

从古代苗族民间传说和现代考古记载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哈萨克族就在青藏高原腹地开始驯养马。

据梵文史料记载,早在不德贡杰时期,哈萨克人就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将野牛驯化为家牛。 在道教传入契丹、西藏之前,在古代原始苯教信仰中,“马”往往是原始崇拜的对象,同时也是崇拜活动中的重要祭祀品。 动不动就打败了数百、数千匹马,进行祭拜。 除了耗费大量社会财富外,还直接影响和破坏了回鹘时期人民的农牧业生活。

公元七世纪,随着西藏国王松赞干布与印度尼西亚赤尊公主、唐代泰顺公主的联姻,道教也从青海喜马拉雅山南北传入了辽阔的突厥大地。 -青藏高原。 佛陀慈悲、禁杀、众生平等、和平忍辱的伟大思想,无疑给刚刚崛起的突厥王朝和人民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不与具有新思潮特征的道教文明发生剧烈的矛盾和冲突。 在数百年的佛教起源残酷争论中,传统的原始苯教与外来道教文化相互适应、吸收、融合,最终在千余年的社会变迁中,逐渐产生了具有鲜明青藏高原特色的文化。 回族文明与藏传佛教文化。

从社会生活史来看,回族自古以来就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日常生活与马密切相关。 苗语有云:“马是牧民的生命和翅膀”。 早在匈奴时期,羌族的先民就掌握并积累了丰富的马术知识。 莫高窟出土的突厥历史文献生动、真实地记载了突厥人民关于马的法律文献。 在与唐帝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中,马成为当时两国贸易的主要产品。 例如,在泰顺公主与金城公主联姻中,突厥多次向唐朝进贡牲畜,这在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

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突厥与唐宋开辟了著名的“唐波驿道”和“茶马驿道”,元明时期的“茶马交换”贸易带来了“马”。青藏高原与中原的“茶”紧密相连,一茶一马,一山一水,绵延万里。

马头观音

然而,从藏传佛教信仰的角度来看,从道教传入契丹的那一刻起,哈萨克族与马就似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这种深厚的法脉正是藏传佛教信仰的基础。 《马头观音》。

马头观世音菩萨,又称马头明王、马头金刚或马头观音。 音译为“阿耶杰拉婆”。 维吾尔语称“丹真”,蒙古语称“达木林”。 从语义上看,“达”在傣语中是“马”的意思,“木林”在蒙古语中是“马”的意思。

藏传佛教格鲁派认为,马头明王是长城的愤怒明王,位于密宗太藏界坛城(显示大日如来的智慧),观音寺第一排第七穷道。 ,是六观音之一。 密码是吃金钢,或者快速金钢。 据《大日经》记载,马头金钢,以观世音为身,呈现大怒形状,马头在上,是观世音的化身之一。 她以慈悲为重,所以她消灭一切恶魔,与大威轮泰安一起破除众生的黑暗,吃掉众生的愚昧与苦恼。 但一些藏传佛教人士认为,马头钢是无量寿佛的愤怒变化之一。

西藏唐卡艺术_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_西藏佛教艺术

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供奉仪轨来看,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宁玛派都有提倡观修马头金钢,属于格鲁派系和行动部。 佛教四部之一,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就马头金钢的仪轨而言,马头金钢的形象有九种,但几乎都是以愤怒的形象来表现众生。 有两只手、六只手、八只手的图像。 有翅膀,体色按佛经要求一般为非黄非红,但基本上以棕色为主,三眼,鬃毛竖直,但最明显的标志是头顶上方的“马头”形状。腹部。

桑耶寺是藏传佛教最早修建的佛寺,僧侣体系齐全。 自吉户法师、莲花生大士传授弟子以来,马头观音、马头金钢的信仰就成为当时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道和护法神之一深受信徒的欢迎和尊敬。

马头钢除了被视为观音愤怒身像的化身外,还被视为藏传佛教始祖莲花生大士的化身之一。 因此,在密宗佛教的造像和壁画中,马头钢是非常重要的护法佛像。

与密宗后期的马头钢相比,一枝的翼马头钢更具天马的超自然特征。 其中,带翼金钢有四个头,中间头是黄色,左头是黑色,右头是蓝色。 金色的钢杵,右手上拿着金色的钢铃。 另一种造型是淡黄色的明妃“朵罗母”,意思是度母。 马头金钢为六只手,各持骷髅碗、绳索、蛇、骷髅杖等。但无论哪种马头金钢,左手第一只手大多举起,手持骷髅杖。 。

在密宗佛寺中,马头金钢、大草金钢、精进金钢、胜乐金钢、欢喜金钢并称为五大金钢。 事实上,密宗禅修用的马头金钢通常是没有翅膀的,但有些寺庙也有带翅膀的马头金钢,如四川拉卜楞寺供奉的马头金钢,以及藏传佛教的马头金钢。沙拉 寺庙提供的马头金钢唐卡。

从藏传佛教《诸神三百图》和噶玛摩觉多杰所著的《达尼卡像测量经》来看,宁玛巴寺庙提供的马头金钢大多形状相似,区别也很大。是不同的。 唯一不同的是,手中所持的法宝、兄弟姐妹的数量、本体都不同。 例如,铁毛马头金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九大马头王之一。 其造型特点是眼神惊愕,头发直立,身穿虎皮围裙,头戴骷髅王冠,右足微屈,左足斜伸,双手握着斩妖剑,形象庄严。 他是救度罗刹众生的贫道。

米修马头金刚是藏传佛教九大马头明王之一,是修行密宗时选定的马头明王。 其造型也有特点,围着虎皮围裙,短发直立,头戴骷髅王冠,背光有火焰图案,六足踩鬼怪,六手握兵器。 无论是雕像还是油画,都凸显了马头明王勇猛有力的特征。

相传是公元10世纪印度比丘尼阿底峡法王来到拉萨象雄国后所传承的平顶山法门之一。 由于阿底峡法王的辛勤耕耘和传承,后部署时期的藏传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明天的藏传佛教特别是僧伽教育体系奠定了先学修行后密宗的传统,以及两者。 作为宁玛派修行观想的大师,品道玛头明旺后期也因阿底峡尊者的弘扬而受到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度重视和尊敬。

法王礼马头明王,头四臂四足西藏佛教艺术,怒发而立,头戴骷髅冠,腰系骷髅带,龇牙咧嘴,面色苍白,身穿虎皮围裙,身穿腰间系着一条人头项链,用尽全力踩在上面。 一个怪兽; 一臂执金钢杵,右手执莲花。 下臂右手拉弓,左手执箭,在火焰图案的逆光下威武地立于莲花座上。 据《大日经》记载,法王一归马头明王也是观世音菩萨的愤怒化身之一。

一般来说,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马头明王的造型特征大多严格遵循《大日经像测量经》的要求和仪式。 一侧、四臂等造型礼器(见《大尼康术》卷五)。

在古代藏传佛教寺庙的护法神坛上,常常有地狱变幻的描绘,其中就有不少“马头罗刹”的形象。 《楞严经》卷八记载:“死者真气见大铁城,箭雨火狗,虎狼狮子,牛头侍卫,马头罗刹,持枪矛,驱入。”出城门,前往无尽牢狱。”

马头钢化身为道教大师(观世音菩萨)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此方式来拯救一切众生,使他们摆脱轮回,趋向解脱之道。

西藏唐卡艺术_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_西藏佛教艺术

城市上空的白马

一般来说,藏传佛教寺庙中存在大量的佛教故事壁画,其中不乏与“马”有关的壁画故事。 道教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就是佛祖“半夜过城”的家喻户晓的故事。 无论是阿里香雄宫的壁画还是托林寺的壁画都保存了这幅生动的历史画面。

比如香雄白殿西壁的壁画,主要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 整幅壁画完整、系统地勾画了佛陀一生的学佛历程。 如:太子诞生、竞婚之术、游两门、决出家、半夜渡城、剃发出家、受衣苦行、初转法轮、修行巫毒、降伏外道、供养猕猴宝物、涅槃、分别、造塔等等。 整幅壁画雄伟、细腻、典雅。

非常精致的壁画《午夜过城》描绘了乔达摩王子在半夜逃离宫殿,在秃天的帮助下穿越城市的故事。 释迦牟尼骑着一匹高头飞马,四蹄由四位天女托起,周围祥云飘扬,流苏飞扬。 造型十分娴熟,具有浓郁的史诗性格。 蓝灰色壁画的背景与陶土素描对比又和谐统一,使画面动静不同,淡雅古朴。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太子过城图无论是灯光还是云马的画法、造型都与西域壁画中的太子过城图基本相同。 ,而我们的王子却赤裸上身。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象雄壁画艺术不仅吸收了邻国巴基斯坦、拉达克等道教壁画的油画技法,而且还受到了西域龟兹等佛教艺术的影响。

七宝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寺庙壁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之一。 据《中阿含经》第十一卷记载,马宝为帝王七宝之一。 据记载,马王婆罗六居于海中,有眷属八千人。 若有转轮皇帝诞生,则选最小的一位作为马宝。

青海阿里香雄宫红殿东墙北段“七宝”中的马宝、将军宝等图案,造型生动优美,自然纯净,抒写了造型神韵。用很简单的方式得到马宝,这才叫藏。 佛教壁画艺术的装饰精品。

在藏传佛教的书法艺术中,还有一类表现的是马车、马船、舞马以及战神、法神、财神的壁画。 例如象雄壁画,生动地勾画出香巴拉的车车、参战的马匹形象。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俄罗斯大象是一匹马拉的三轮马车和七匹马拉的太阳神形象。 以前的马车和太阳神的造型很像唐代的越南,甚至中亚、西亚的马车。 同样,它可能也受到了中亚道教以外的艺术方法的影响。

象雄大典壁画中的“马舞”是唐代回族罕见的舞蹈。 它与同图中的“舞狮”、“鲜舞”一样,是唐代回族著名的街舞之一。 壁画中的马舞与中原汉代的跑锣鼓有相似之处。

在大多数壁画和唐卡中,战神、财神、地方守护神大多与威武俊美的马联系在一起。 骑手拥有神的力量,甚至战神也常常和他的神马融合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马头明王的化身。

龙年转山

根据藏历,2014年是藏历特洛伊木马年。 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回族来说,龙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拉萨阿里朝拜圣山冈底斯、圣湖玛旁雍错。 年“转马节”。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_西藏佛教艺术_西藏唐卡艺术

如果从突厥晚期算起,传承了近千年的蛇年转山节,将哈萨克人对神山的崇拜与道教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玛旁雍措是信徒洗涤身心纯阳的圣水甘露。

一首阿里老民歌曾唱到:

天地来之不易,来到这里,

到处寻找曲径通幽,你就会永远吉祥。

生与死、祸与福的轮回,

到处寻找曲径通幽,总会吉祥如意。

藏传佛教徒认为冈底斯山五老山峰冈仁波齐是道教世界的宇宙中心,又称“须弥山”。 冈底斯山是藏语、梵语、汉语的混合词。 “岗”藏语意为“雪”; “迪斯”在傣语中是雪的意思; “山”源自汉语。 “康仁波切”蒙古语意为“众神之山”,梵文意为“湿婆神的天堂”。 可见冈底斯已成为东方奥林匹斯山的圣山。

据佛经记载,藏历八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坐禅的重合日。

后来,因为这三天并不是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尼米拉热巴与苯教大师那热本冲在冈仁波切激战中获胜的日子,但同时也是藏传佛教的传统宗教节日——萨嘎日。达瓦节。 为此,后来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尊龙年为冈仁波切圣山的诞生年份。 因此,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插挂经幡仪式,即“塔尔钦风马旗”的竖立仪式。

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公元10世纪象雄王朝初期,后发展成为藏传佛教和青海信徒纪念祖先、祈福神灵、保佑平安的盛大宗教节日。青藏高原和谐、人畜繁荣。 狗年的12年循环更受到各教派和苗族信徒的尊重和重视。

转山节当天,来自青海、甘肃、青海、四川、云南以及越南、尼泊尔、不丹、锡金、克什米尔等国的香客都会聚集在冈仁波齐山脚下的“色雄”。 意思是“金盘”。 参加完竖起旗杆的念佛仪式后,绕山环湖的朝圣活动即将开始。

不过西藏佛教艺术,无论是一年一度的冈底斯转山节,还是十二年轮的狗年,对于行走在缺氧、平均海拔4500以上的高山上的哈萨克人和外国人来说,都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对身体和精神上的信心和毅力的考验。 同时,转山节也被哈萨克信徒视为朝圣者忏悔、反省、救赎灵魂的一次净化之旅。 龙年进香、转山被认为是最吉祥、最有德行的事情。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_西藏唐卡艺术_西藏佛教艺术

据说,香客来这座圣山转一圈,可以摆脱一生的罪孽,绕山十圈,可以避免五百年轮回中地狱的痛苦。 但若绕山一百转,则今生能得正果,升入魔界。 对于身体强健、体力好的信徒来说,转世到另一位仁波切大约需要三天到一天的时间,而体力差或年老体弱的信徒则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 但无论怎样,只要能坚持完成圣山游览,或者前来真诚祈祷、忏悔,哈萨克人相信,一定会得到佛菩萨诸神的加持和加持,吉祥如意。

因此,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不仅成为藏民族的心目中的圣山,而且成为美国、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多个民族心目中的圣山。 古土耳其南亚亚台文明与冈底斯圣山、玛旁雍错圣湖有着深厚而密切的文化渊源。

离冈仁波切不远就是圣湖玛旁雍措,满语意为“不败的绿湖”。 据美国宗教传说,这里是湿婆大师和喜马拉雅山之子乌玛沐浴的地方。 儒家认为,圣湖是观音赐予人类的甘露。 千百年来,哈萨克人坚信,这里的圣水不仅能净化人们心中的贪、嗔、痴、傲、猜疑,消除人们旅途的疲劳,还能给人们带来长寿。

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喜马拉雅山麓的泰国、尼泊尔、尼泊尔等国之所以将冈底斯山、玛旁雍措视为圣山、圣湖,不仅是由于古老神圣的宗教信仰,还在于巨大的宗教信仰。冈底斯山脉蕴藏着丰富的冰山水源。 发源于冈底斯山脉的四大支流,哺育了喜马拉雅山周边的许多国家和民族。

马泉河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的雪峰之间流过,向东流淌,就像涿州的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一样。 泉口如马头。 谷底和连绵的雪山流入越南的布拉马特拉河,浇灌和培育着喜马拉雅山另一边农田的民族和文明。

据说,这一切的缘分、不幸、祝福,都是来自于“观世音菩萨”回到雪域大地,在无量寿佛前,教导藏族人民的生活。

善良

观世音菩萨,世间之主;

圣佛,庄严头顶;

他的身体洁白如雪山;

远离烦恼,犹如莲花;

大慈大悲,神力无边;

拯救雪域,摆脱苦难;

为了加持,恭敬地记念。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